一、流行性感冒
什么是流感?
流行性感冒(简称“流感”)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成人和儿童均可患病,其中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症状更重。流感病毒可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四种类型,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。
流感的传播途径?
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,也可经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。在特定场所,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,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。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,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。
感染流感病毒后有哪些症状?
1)发热,体温>38℃,最高可达39-40℃。
2)畏寒、寒战、头痛、头晕、咽喉痛、干咳。
3)多发病 3-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,全身症状好转。
4) 咳嗽、体力恢复常需1-2周。
流感如何预防?
1)在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前,接种流感疫苗。接种流感疫苗1-2周后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,可有效预防流感。
2)室内常通风,每日通风30分钟,居室干净整洁,个人衣物勤洗,勤晒。
3)加强营养,注意保暖,加强身体锻炼,保证充足睡眠。
4)出门戴口罩,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。
流感如何治疗?
一旦出现流感症状,应就近就便到附近诊所或医院治疗,防止并发症的发生。确诊流感后,48小时内尽快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,如有发热可服用解热镇痛药,合并细菌感染,可服用敏感的抗菌药。
二、诺如病毒
近日,随着温度骤降,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也进入了高发期。
什么是诺如病毒?
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,属于杯状病毒科,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。诺如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强,在0℃至60℃环境中均可存活,还具有感染剂量低、感染后潜伏期短、排毒时间长、免疫保护时间短,极易造成反复感染、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。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,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。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。
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?
饮食:生食海贝类及牡蛎等水生动物、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蔬果、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等均可传染。
接触:接触患者的呕吐物及粪便污染物后,用未彻底洗净的手接触口。
空气: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形成气溶胶,造成传染。
感染流感病毒后有哪些症状?
诺如病毒感染后起病急,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,其次为恶心、腹痛、头痛、发热、畏寒和肌肉酸痛等。
成人和儿童感染后症状有所区别,儿童以呕吐为主,成人则腹泻居多,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。一般以轻症为主,属于自限性疾病,多数患者发病后2至3天即可康复。但对于婴幼儿、老人,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,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,甚至死亡。
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或其中之一,一定不要盲目服药,要立即就医:
1)出现呕吐、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。
2)出现发热、畏寒、头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。
3)腹泻次数从几次到数十次不等,粪便稀水样,无脓血样便。
4)儿童易出现呕吐症状,成人多出现腹泻症状。
感染诺如病毒后该怎么办?
诺如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,多为轻症,一般2至3天即可自愈。患者可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,严重时需就医。
轻度脱水时,可饮用不含咖啡因和酒精的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。
严重脱水时,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。
另外,此病目前没有特异的抗病毒药物,不需要使用抗生素。
诺如病毒感染如何预防?
1)保持手部清洁。在餐前、便后、准备食物前和外出回家后,应遵循七步洗手法,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手20秒,以有效预防包括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在内的多种传染病的传播。
2)重视饮水卫生和食品安全。喝开水或者合格的瓶装水,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。食用蔬菜和水果时要洗净;烹饪加工食品时要做到生熟分开,应使用不同的砧板、刀具及容器处理生熟食品,避免交叉污染;确保食物煮熟煮透,特别是贝类等海产品;外出就餐时,选择卫生条件良好、信誉度高的餐厅。
3)诺如病毒感染者应居家隔离休息,以减少传播风险。建议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至少72小时。在此期间,患者应保持个人卫生,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,特别应避免烹饪做饭或照顾其他老人和儿童,应单独用餐和休息。特殊岗位从业人员,如厨师和育婴员等,应在粪便排毒结束后才能返岗。
4)做好清洁与消毒。做好居室的日常清洁和通风,高频接触的表面和卫生间等关键区域定期消毒;确保厨房和餐具的清洁,及时处理垃圾,保持整洁卫生。当家庭成员出现胃肠炎症状时,应对其排泄物和呕吐物进行规范处理,并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的物品和表面进行彻底消毒。同时,对家中的高频接触点如门把手、卫生间等定时进行消毒。
5)保持健康生活方式。做到均衡饮食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,增强身体抵抗力,预防被感染。
文章来源/ 新华社、中国疾控中心、健康中国
上海中医药大学丨后勤服务大厅
扫码关注我们